近年來,政府對于光端機節能減排方面的政策不斷出臺,但業內仍然期待能有更多實際利好。
8月20日,國家財政部發布《光端機設備產業化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中央財政安排風電設備產業化專項資金的補助標準和資金使用范圍,并將對光端機設備制造商給予直接現金補貼。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獲得上述補貼的門檻頗高,因此對企業利潤貢獻有限,該補助政策對風電設備技術國產化的鼓勵和導向作用更顯著。按照 600元/千瓦計算,50臺1.5兆瓦的風機總共能夠獲得4500萬元的利潤增加,若整機企業和零部件企業平分,二者各只能夠獲得2250萬元的利潤增 加,這對全年業績影響不大。以金風科技為例,這筆收入只能占金風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的14%左右,占東方電氣上半年凈利潤的5%。
目前我國制定了風電的價格和稅收政策,主要是實行招標電價制度,并對風電增值稅率實行減半征收。但從實際情況看,招標電價由于項目資源少,企業 競爭激烈,競相壓價,風電項目基本上是微利,甚至虧損,不能起到激勵產業發展的目的。張霖指出,“現金直補”說明我國風電行業已真正引起了國家相關部委的 足夠重視,對于風電行業或將有后續支持政策陸續出臺。例如風電電價機制的理順、對風電企業給予定期減免所得稅的優惠政策、稅收補貼比照燃料乙醇實行增值稅 先征后退的政策等方面。
固廢處理方面,生活垃圾填埋場60元左右的處理費使得不少垃圾處理企業處于入不敷出的邊緣,偏低的垃圾處理費導致垃圾處理無法達到較高的無害化 處理標準,另外,還面臨著垃圾分類實施效果不佳、垃圾處理場選址日益困難等諸多問題。業內人士表示,引導行業發展所需資金進入、制定合適的檢測標準、確立 合理的補貼標準等問題,都亟需政策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