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一種頻率極高(3×1014 赫茲)的電磁波,當它在波導──光纖中傳播時,根據波動光學理論和電磁場理論,需要用麥克斯韋式方程組來解決其傳播方面的問題。而通過繁瑣地求解麥氏方程組之后就會發現,當光纖纖芯的幾何尺寸遠大于光波波長時,光在光纖中會以幾十種乃至幾百種傳播模式進行傳播,如TMmn模、TEmn模、HEmn模等等(其中m、n=0、1、2、3、……)。
其中HE11模被稱為基模,其余的皆稱為高次模。
① 多模光纖
當光纖的幾何尺寸(主要是纖芯直徑d1)遠遠大于光波波長時(約1 微米),光纖中會存在著幾十種乃至幾百種傳播模式。不同的傳播模式會具有不同的傳播速度與相位,因此經過長距離的傳輸之后會產生時延,導致光脈沖變寬。這種現象叫做光纖的模式色散(又叫模間色散)。
計算多模光纖中傳播模式數量的經典公式為 ,其中V 為歸一化頻率。例如當V=38時,多模光纖中會存在三百多種傳播模式。
模式色散會使多模光纖的帶寬變窄,降低了其傳輸容量,因此多模光纖僅適用于較小容量的光纖通信。
多模光纖的折射率分布大都為拋物線分布即漸變折射率分布。其纖芯直徑d1,大約在50 微米左右。
② 單模光纖
根據電磁場理論與求解麥氏方程組發現,當光纖的幾何尺寸(主要是芯徑)可以與光波長相比擬時,如芯徑d1 在5~10 微米范圍,光纖只允許一種模式(基模HE11)在其中傳播,其余的高次模全部截止,這樣的光纖叫做單模光纖。
由于它只允許一種模式在其中傳播,從而避免了模式色散的問題,故單模光纖具有極寬的帶寬,特別適用于大容量的光纖通信。
其實,準確地講要實現單模傳輸,必須使光纖的諸參量滿足一定的條件,即其歸一化頻率V ≤ 2.4048。
因為

所以可以解得光纖的纖芯半徑應滿足下式才能實現單模傳輸:
其中:
a1為纖芯半徑
λ為光波波長
NA為光纖的數值孔徑
|